刘格平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大堤东村东,占地10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始建于1992年。2009年7月,镇村筹集资金50万元进行扩建,扩建后陵园面积12亩。
纪念馆简介
纪念馆整体结构古色古香,气势壮观,馆门上方“刘格平纪念馆”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轶清亲题。馆景规划有序,馆门、围墙为仿古建筑,门楼起脊挑角,雕梁画栋。刘格平墓位于纪念馆中心,下为高约1米,长宽各15米的立方体石砌墓基,墓基小路环绕,青松翠柏,树茂花香,秀丽优雅,碑刻全国著名阿文书法家李文才题写的“刘格平、丁磊之墓”。墓前为浮雕石,碑上为全国政协秘书长孙轶清题词。墓后建一壁大理石碑,碑面镌刻“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地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刘格平同志永垂不朽”,由著名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碑阴刻有刘格平生平。两侧石碑林立,为社会各界人士拜仰所立。“方地为域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镌刻着对革命先烈的仰慕之情和缅怀之意。
纪念馆共有3个展厅,馆门东侧为第一展厅,名为“革命生涯”,馆内展示刘格平同志生平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献和照片资料,重现了刘格平同志投身革命、忠诚为党、建设祖国的光辉一生;馆门西侧为第二、三展厅。第二展厅名为“居心斋”,收藏了刘格平同志字画作品,珍贵的照片资料和生前各类生活用品。展厅侧墙巨幅照片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格平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合影,充分展示了老一辈革命领袖的风采。第三展厅名为“丰功伟绩”,墙上挂放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题字题画,通过笔墨艺术展示了刘格平同志光荣而对党忠诚的一生。
新建东展厅位于纪念馆最东侧,宽敞明亮,展厅正中为刘格平同志半生塑像。底部基石左侧为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同志题词:杀头不折腰,气节高千古;右侧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同志题词:为民族团结奋斗一生。展厅北侧重现了刘子芳同志的旧居及当时场景;新建西展厅与东展厅两两相望,整齐对称,内有沙盘、图片、文物等,充分展示了渤海回民支队为扭转边区抗日局面立下了不朽功勋。
纪念人物
刘格平革命生涯70年,始终坚贞不渝,信念坚定,对党和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主持建立了津南地区第一团支部和中共津南特委,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为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贡献了毕生的力量。特别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民族干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刘格平纪念馆因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先后被命名为“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沧州市青少年爱国基地”、“沧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着各界社会人士慕名而来,至今已有全国各地10余万人到此,瞻仰先辈遗风,寄托后辈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