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士光
关士光(Stanley Kwan,1925年1月10日—2011年12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银行家,被誉为“恒指之父”,是香港恒生指数及恒生消费物价指数的创制人。2011年12月31日,关士光在加拿大士嘉堡慈恩医院逝世,享年86岁。
人物经历
关士光出生于香港一个传统的华人金融世家。他的家族在香港开设银号,是香港华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关士光的启蒙教育在充满民族思想教育气氛的环境下进行,这种教育使他自小就具有关心中国的情怀。
关士光的父亲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他先后在西环小学和英皇书院接受教育。在日本侵华期间,关士光的学业未能完成,他离开香港特别行政区前往广西柳州,并在那里目睹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贫穷落后和大后方经济的崩溃状态。
关士光在柳州亲戚处打工后,被录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的翻译员训练班的学员,后获得国军上尉军衔。他曾在云南曲靖的军队汽车学校帮助美军顾问训练国军驾驶员,并多次随美军顾问视察滇缅公路。
关士光在战后初期曾在美国驻港领事馆工作,后转入专门代理欧美汽车的洋行。1962年2月,关士光进入恒生银行,领导其研究部。他在恒生银行工作期间,创立了香港恒生指数,使恒生银行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关士光在恒生银行工作期间,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创立了香港恒生指数。他根据33只成分股(即蓝筹股)市值计算出来,这些成分股涵盖了香港股市市值的七成以上。恒生指数的创立,使得市场能够通过恒生指数预测整体大市的走势。
关士光于1984年从恒生银行退休,并移民加拿大。在退休后的生活中,他写了两本有关金融历史的著作:《七十年来家国》及《The Dragon and The Crown(龙与皇冠──香港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