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英文名:South–South Cooperation;别名:联合国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旨在促进、协调并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南南合作以及联合国系统内的南南合作与三角合作。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接受联合国大会的政策指导,并通过其下属机构南南合作高级委员会来落实这些指导方针。
南南合作理念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万隆会议,南南合作的模式具体形成于1978年。1982年,首届南南合作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1983年和1989年先后在北京和吉隆坡召开南南合作会议,这三次会议是南南合作的重要里程碑。1995年,在联合国项目框架下于中国北京成立了中国南南合作网。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一项宣言和一项执行计划,特别赞同南南合作以及强有力的区域和分区域行动。2011年12月22日,大会决定自2012年起,联合国南南合作日的纪念日期从12月19日改为9月12日。2018年11月,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发布了一份文件,其中列出了100个成功案例,展示了南南技术合作为全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2025年9月26日,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宣布计划与联合国建立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南南合作的目标是增强发展中国家的权能、促进集体自力更生、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以及扩大国际合作等,其涵盖基础设施、能源、环境、中小企业、社会发展与卫生教育等多领域。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贸易合作、货币金融合作、技术合作和知识合作等形式。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南南合作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基于共同历史遭遇和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展的相互间合作。在南南合作中,中国曾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实施150多个项目。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统治而获得民族独立,但它们在经济上仍然受到旧的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经济制度的束缚。为了捍卫自己的经济权益和发展民族经济,大多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寻求相互进行技术合作,建立自己的发展道路。
从地理位置上看,由于这些国家多位于南半球,人们习惯于称这些国家为南方国家,它们之间的合作也因此被称为南南合作,如: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合作等 (即是由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从历史上看,这些国家大多数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取得政治独立,它们有大致相同的历史遭遇,且都很贫穷。实践使它们认识到,要发展民族经济,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且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南南合作由此发展起来。
发展历程
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上,当时亚非两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上专门通过了《经济合作》决议,建议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为后来的南南合作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1961年诞生的不结盟运动和1964年建立的七十七国集团,是南南合作的两个最大的国际组织,它们通过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南南合作规定了合作的领域、内容、方式与指导原则,标志着整体性南南合作的开始。1974年,联合国大会在A/3251(XXIX)号决议中支持“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内部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其目标是将这种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活动完全纳入该计划体系之中”。
1978年9月18日,138个联合国会员国在阿根廷通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这份文件的全称是“促进和实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该计划首次为南南合作建立了一个框架,包括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和各国平等权利。行动计划还确定了一系列新的具体建议,旨在建立从地方到国际各级治理的法律框架和融资机制。这份行动计划将技术合作定义为“能够促进具有相似历史现实和类似挑战的国家之间成功经验交流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团结自救、合作自强的努力取得重大进展。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1982年,首届南南合作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1983年和1989年先后在北京和吉隆坡召开南南合作会议。
1995年,在联合国项目框架下于中国北京成立了中国南南合作网,秘书处设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借助中国南南合作网平台,成员单位可以申请执行全球南南发展中心项目框架下小型示范项目、77国集团“佩罗信托基金”项目等。20世纪90年中后期,亚非拉三大洲先后建立数十个意在加强南南合作的区域性、半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原料生产和输出国组织以及货币金融组织等。2001年5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三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强调,在能力建设和确定最佳做法方面,必须进行南南合作,特别是卫生、教育、培训、环境、科技、贸易、投资和过境运输方面的合作。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一项宣言和一项执行计划,特别赞同南南合作以及强有力的区域和分区域行动。
2003年,联合国大会在第58/220号决议中决定,将12月19日——即该决议通过的日子——定为“联合国南南合作日”。第一个“联合国南南合作日”定于2004年庆祝。同年12月,联大通过决议,决定将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高级别委员会改称为南南合作高级别委员会。2004年,促进南南合作特别小组更名为“南南合作特别股”(SU/SSC)。这一新名称体现了发展中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性的提升以及合作范围的扩大。更改名称的决定由高级别委员会在2003年5月举行的第十三次会议上通过(决议13/2),并于2004年2月19日获得联合国大会第58/220号决议的正式批准。2009年,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上,与会者制定了内罗毕成果文件,强调了各国政府、区域实体和联合国机构在支持和落实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中必须发挥的作用。2011年12月22日,大会决定自2012年起,联合国南南合作日的纪念日期从12月19日改为9月12日,以纪念1978年的这一天联合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会议通过《促进和实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
2015年7月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在俄罗斯乌法举行。2018年11月,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发布了一份文件,其中列出了100个成功案例,展示了南南技术合作为全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中包括古巴支持在2014到2016年间应对西非致命的2018年埃博拉疫情;墨西哥在肯尼亚传授使玉米产品多样化以改善健康和营养的经验;智利支持加勒比国家改变食品产品标签,以应对肥胖问题。2019年3月,第二届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简称BAPA+40)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通过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成果文件》,呼吁加强南南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会议指出,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为促进南南合作、实现持续经济增长以及增强各国和地区的自主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2022年,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平台和云学校项目上线。2023年5月15日,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国际论坛在北京联合国大楼成功举办。来自18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驻华使馆、科研和学术机构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近百位代表参会,深入探讨推动南南合作数字创新转型的可行路径。同年9月4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南南合作与服务贸易国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由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办公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共同支持。来自中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驻华使馆、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及企业等180名代表出席了本届论坛。论坛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专题对话和成果发布四个环节。2025年9月26日,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宣布计划与联合国建立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组织架构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的成立旨在促进、协调并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南南合作以及联合国系统内的南南合作与三角合作。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接受联合国大会的政策指导,并通过其下属机构——南南合作高级委员会来落实这些指导方针。该机构的战略规划每四年会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项目事务厅的执行理事会提交一次。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果:(a) 推动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b) 增强联合国在提供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支持方面的能力;(c) 促进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中的知识交流、能力建设以及技术发展与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截至2025年10月,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为迪玛·阿尔-哈蒂布(Ms. Dima Al-Khatib)。
合作形式
第一种是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成员国之间减免关税,实行商品自由流通,对外统一关税和实行共同市场。例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市场等。
第二种是贸易合作。七十七国集团在成立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优惠制、建立发展中国家间贸易组织、建立发展中国家多国销售企业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第三种是货币金融合作,如加勒比开发银行、安第斯山脉开发协会、西非国家中央银行等,他们向其成员国提供贷款和援助。阿拉伯国家和一些货币金融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或优惠贷款,其特点是利息低、周期长,且不附加任何政治和经济条件。
第四种是技术合作,如相互转让技术、出售专利、进行技术咨询与培训、交换技术情报等,以及通过发展中国家合资经营、提供技术服务和劳务等方式,发展互利的技术合作。
第五种是知识合作。南南知识合作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强调各国平等自主选择和设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鼓励发展中国家间开展平等多向政策交流,成为对传统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合作的有力补充。中国是南南知识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实践者。
合作议程
南南合作议程必须由全球南方国家自主决定,并遵循尊重国家主权、平等、不附加条件、不干涉内政和互利共赢等原则。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是指传统捐助国和多边组织通过提供资金、培训、管理、技术系统以及其他形式的支持,促进南南合作的一种合作方式。合作前提是合作进程由全球南方国家行为体主导,两个或多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由一个或多个发达国家或多边组织提供支持,以实施发展合作计划和项目。
合作平台
为协调和支持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开通了数字平台“南南银河”,向各国推广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验做法。该平台还设有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解决方案实验室,致力于孵化和测试可扩展的合作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9月,该平台已有616个注册组织,展示了955个解决方案,覆盖193个国家。
合作目标
南南合作的目标:
1、增强发展中国家的权能,制定符合他们价值观和需求的解决方案,从而建立自力更生的能力。
2、共享经验、汇集资源和能力互补,促进集体自力更生。
3、提高共同能力,识别关键的发展挑战并制定应对策略。
4、汇集能力,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扩大和加强发展合作。
5、发展和提升技术能力,更好地利用、吸收和改造技术与技能。
6、促进交流,拓宽知识获取、经验共享和新解决方案产生的渠道。
7、优先考虑并满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受危机影响国家的具体需求。
8、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扩大国际合作。
合作成果
南方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巨大的金融和技术能力,为可持续的经济成长奠定宽广的基础。有些南方国家已成为相互间发展合作的重要伙伴。贸发大会发布的报告显示:1995年至2005年间,非洲国家向亚洲国家出口的工业原料在不断攀升,非洲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4倍多。1996年至2006年间,全球南南合作贸易额增长了3倍,达到2万亿美元。亚洲生产的产品进入非洲地区,这些价廉物美的产品使很多非洲人第一次有能力购买家用电器。
截至2008年4月,中国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为非洲援建各类项目800多个,在20多个非洲国家承担了60多个优惠贷款项目,并为53个非洲国家培训了2万余人才。在非洲各国政府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中国政府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8项举措落实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2018年11月,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发布了一份文件,其中列出了100个成功案例,展示了南南技术合作为全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中包括古巴支持在2014到2016年间应对西非致命的2018年埃博拉疫情;墨西哥在肯尼亚传授使玉米产品多样化以改善健康和营养的经验;智利支持加勒比国家改变食品产品标签,以应对肥胖问题等。
截至2024年9月,在南南合作中,中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实施150多个项目。
合作日
联合国南南合作日,是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的控制、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而设立的。2003年,联合国大会在第58/220号决议中决定,将12月19日——即该决议通过的日子——定为“联合国南南合作日”。自2012年起,南南合作日从12月19日改为9月12日,以纪念1978年的这一天联合国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每年的南南合作日,国际社会举办各种活动,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交流发展经验,探讨新的合作道路;另一方面,促成这些国家结成创新的包容性伙伴关系,启动具体的合作计划等,以期达到国际发展目标,包括千年发展目标。
2004年是国际社会第一次纪念南南合作日,其活动的主题是:“通过南南合作达到千年发展目标。”2025年9月12日,南南合作国际日的主题“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带来的新机遇与创新”呼吁将承诺转化为进展;强调全球南方国家在解决加强卫生系统、适应气候变化、推动数字创新和可持续金融等共同问题方面日益增强的作用。
影响意义
南南合作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传播人类活动所有领域内的知识或经验,并相互分享的能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互相支援,取长补短。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团结合作,协调立场,以共同减少和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经济,这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新型国际关系,它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走集体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此外,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重要影响。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南南合作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基于共同历史遭遇和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展的相互间合作。
南南合作有利于相关国家在联合国等全球性多边机制框架下沟通政策和协调立场,以达成共识和统一行动。多国人士表示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中坚力量,致力于搭建国际合作重要平台,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为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繁荣注入了澎湃动力。
截至2024年10月,南南合作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首先是因为南方国家自身实力增强,南南贸易已占到全球贸易的近四成。此外,南南合作也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加强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的主要动力,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政策
政策背景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生产要素优化重组,产业转移加快进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这为发展中国家发挥各自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但是,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公正不合理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些不利因素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较大风险和代价,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广大发展中国家为迎接机遇、化解挑战,努力推进南南合作进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际舞台上,发展中国家以各种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强团结与合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相互间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南南合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机制到手段,都在不断丰富、完善和更新。
中方立场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是南南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长期以来,我们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支持并参与南南合作。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已成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形成经济上合作共赢局面。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中国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团结,从战略上重视南南合作;加强政策协商,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决策;开拓思路,加强能力建设;调动多种资源,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涵。中国愿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努力,加强合作,携手努力,推动南南合作朝着促进普遍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中方贡献
2004年7月6日,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启动了“促进21世纪南南合作”项目,该项目着眼于支持中国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为促进南南合作所付出的努力,特别是鼓励中国的私营经济在南南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介绍,该项目将通过能力建设、网络建设以及公共和私营合作伙伴的建设扩大中国参与南南合作的内容与领域。项目由以下相互关联的三个部分组成:加强在中国实施的各种南南合作方案的内部协调,以及政策、策略和资源的整合;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网络;推动私营部门参与南南合作活动,特别是私营企业在南南合作中的领头作用。
此次新批准的项目总资金为160万美元,为期三年。项目由商务部中国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执行,外交部、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和卫生部等相关部门也将参与该项目。这些部门将在科技、医药、农业、教育、能源等专业领域里,通过各自的南南合作项目,进行各种培训、咨询服务和项目执行等活动。中国在该项目下将整合国内各个部门间的政策资源优势,为各发展中国家相关机构构建合作平台,政府也将出台投资、贷款、信保等相关政策和措施,对国内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投资南南合作项目提供保障。
2021年9月12日是联合国南南合作日。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南南合作,倡导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共走繁荣之路。习近平主席在贺信、讲话中分别提到南南合作的“5年”“20年”与“70年”。这三个时间,标注出中国对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积极参与和重要贡献。截至2021年11月,中国累计安排约11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向近40个国家赠送节能和新能源产品、设备,帮助有关国家发射气象卫星,为120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15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2023年4月,中国一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援助物资计划发运。根据中国和相关国家签署的合作文件,中方向哥斯达黎加援助6辆电动公交车,为哥斯达黎加低碳交通发展提供助力。此外,中方向基里巴斯援助5000套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300吨筑海堤用水泥,帮助当地解决用电和海水侵蚀问题。2023年5月15日,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18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驻华使馆、科研和学术机构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近百位代表线上线下参会,深入探讨推动南南合作数字创新转型的可行路径。
每日一词∣南南合作知识共享 knowledge-sharing related to South-South cooperation.今日头条.2025-10-01
南南合作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社会科学网.2025-09-30
中国持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2025-10-01
About UNOSSC.unsouthsouth.org.2025-10-01
联合国南南合作日——合作共享,命运共同.吉林外国语大学西方语学院.2025-09-30
关于我们.南南合作网.2025-09-30
关于南南合作 你应该知道的.新华网.2025-09-30
南南合作概述.南南合作网.2025-09-30
中国将与联合国建立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今日头条.2025-09-30
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带来的新机遇与创新 .联合国南南合作日.2025-09-30
国际论坛:为南南合作提供新思路.人民网.2025-10-01
关于南南合作 你应该知道的.新华网.2025-09-30
专家共话南南合作与女性发展.今日头条.2025-10-01
国际观察丨南南合作谋发展 中国行动添动力 .新华网.2025-09-30
关于南南合作 你应该知道的.新华网.2025-09-30
南南合作:历史的产物 .联合国南南合作日 .2025-09-30
2023南南合作与服务贸易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南南合作网.2025-10-01
UNOSSC Director.unsouthsouth.org.2025-10-01
贸发大会热议全球经济 中方建议深化南南合作 [ 2008-04-24 15:18 ].中国日报网.2025-10-01
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学家梁国勇:金砖机制有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合作.网易.2025-10-01
南南合作.外交部网站.2025-10-01
中国与联合国联合启动南南合作新项目.新浪网.2025-10-01
第一报道丨南南合作的中国贡献,习主席提到三个时间.今日头条.2025-10-01
外交部:近年来,中国累计安排约11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网易.2025-10-01
我国一批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援助物资即将发运.新华社.2025-10-01
中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国际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日报网.2025-10-01